
本报记者 王希台 通讯员 周施妤
今年以来,在岳塘区霞城街道霞城村,村民群众欣喜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道路变得干净整洁;临崖临水路段安装了护栏,为群众系上了“生命安全带”;生活中的困难通过拨打“书记热线”后,也有人及时帮助解决。这是霞城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更是霞城村创建“书记热线”品牌的初心。
延伸“服务触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霞城村将“村民说事”进行全面升级,设立“书记热线”,搭建党总支书记和群众沟通交流“绿色通道”,让群众随时随地呼叫书记,“零距离”回应群众诉求。热线号码通过LED显示屏、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知晓率,让群众想得起、记得住、打得通、信得过。自“书记热线”开通以来,今年接到群众需解决问题百余个,由书记解决问题10余个,分线、分部门解决问题80余个。“书记热线”让村民更便捷地表达诉求,及时响应,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强化“党建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霞城村将“书记热线”与“微党课”进行有效结合,及时为群众送去党的关怀和相关政策。同时,“书记热线”也是外出务工的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的途径之一。红霞小学通过“书记热线”向霞城村提供资源支持,为霞城村和平组争取到一面长达40米的墙面改造机会,将墙面设计成诗词浮雕,使文明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打通“神经末梢”。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党员、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霞城村依托“书记热线”积极打造“微议事厅”,组建“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志愿服务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收集群众“微心愿”,为群众及时化解“疙瘩”、助力“圆梦”,不断提升党群关系。截至目前,先后调解群众纠纷30余起,有效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切实将党建引领贯彻到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