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不一样小厨”有啥不一样?
2025-11-05 08:11:56          来源:湘潭日报 | 编辑:周冠成 |         

街边貌似普通的“不一样小厨”,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妈妈亲手种的菜,自然有着不一样的“妈妈的味道”。(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岳塘区中瀚财富广场南1门旁,有一家不太起眼的饭店:“不一样小厨”精致私房菜。

走进饭店一楼大厅,室内装饰和摆设都很普通,似乎没什么“不一样”。

老板是40多岁的向朝映,岳塘区双马街道新华村人。早年跑业务,卖啤酒,卖猪肉,干批发,他什么都干过。2009年,向朝映和妻子周芳承包了一个小宾馆。凭着亲力亲为的实在劲,宾馆当年就扭亏为盈。2019年4月,夫妻俩开了这家饭店。问他为什么要开饭店,回答居然是两个字:好吃。

“民以食为天!”向朝映说他从小就爱好美食。小时候,“妈妈的味道”常常让他垂涎欲滴,至今仍然忘不了,“就是那种乡里土菜,原汁原味,香喷喷的!”长大后,他自己也喜欢琢磨“吃”。现在的老向,虽然平时并不用在店里下厨,但回家做菜仍然手法娴熟,味道纯正。“他追我的时候就是勤快地接我下班,然后做饭给我吃!”周芳略带羞涩地望着老向,“揭穿”老公当年的“阳谋”:欲获其心,必先俘其胃。一直到现在,闲暇时间向朝映还总研发“原创菜”。“当然,我只负责出思路,然后与厨师沟通好,让他们去完善。”向朝映说。

既然敢打出“不一样”的招牌,想必定有“不一样”的美食体验。向朝映“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原材”。“我坚持用好食材!”原则上,他饭店里的瘦肉用的梅花肉,肥肉必用中五花肉,排骨全用精仔排,牛肉则用雪花肉,牛尾要用土牛尾,鱼就用1.5公斤以上的鸭嘴翘……为了确保食材的正宗,老向坚持自己亲自到市场去采购。为了那一道招牌菜“带皮驴肉”的纯正与鲜香,他宁愿每公斤多花六七元也要到易俗河“千里牛场”去进货,因为那里的驴“吃草,不喂饲料,能吃出真正的驴肉味”。他还有一个食材基地,家人们帮他养黑山羊、藏香猪,种蔬菜。他对食材的追求似乎有一种偏执,“如果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这菜我宁肯不要!”

向朝映的第二个“不一样”来自他对“原味”的追求。“鸡就要有鸡的味道,鱼就要有鱼的味道。”老向说,“原汁原味才是做菜的理想境界!”为此,他摒弃当下不少饭店流行的重盐大辣外加鸡精、味精一股脑投放的做法,精耕细作每一份食材。他家的“特色蒸仔排”这道菜,就不允许乱放调料,用高压锅蒸上二三十分钟,直到蒸出“锅气味”;他家的干蒸土鸡同样拒绝非天然的调料,在蒸柜里从上午9点蒸到下午6点,直到将鸡肉的鲜味完全蒸透……老向透露,他敢于不放或尽量少放调料的底气仍在于第一个环节——食材足够好,“不然,别说原味出不来,肉早就蒸烂了。”

向朝映的第三个“不一样”则是“家的感觉”。“吃饭不仅仅是享用美食的味道,更是享受一种家的温馨!”他就想把饭店打造成湘潭人的“家宴”场所,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家的温度”。他给“不一样小厨”的定位是,大家都消费得起、吃得随意的好店子。在他店里,腊肉全部由自己熏制,米饭、茶水、纸巾和打包盒都是免费供应,碰到一些需要帮助的客人,店里的每一个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每年,他至少要请市福利院的孩子们到店里来免费吃一顿“大餐”,让他们感受“家”的美好。“家”的美好感觉吸引一众食客,现在,到店的消费者中仅回头客就占约八成。

“不一样小厨”,还真有点不一样。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