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新春
“我的融城日记”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
2025年是长株潭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省级层面明确10项改革创新、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湘潭市在产业协同、绿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本报策划推出“我的融城日记”系列报道,以“普通人视角”记录不同群体在长株潭融城进程中的真实经历与感受,串联起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服务共享、生态共护等具体场景,生动呈现一体化发展如何从“规划图”变为“生活圈”,让大家在“身边事”中感知“一体化”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多云。
上午8点半,当我们赶到位于岳塘区七星村拣金组“乡遇七星”民宿时,民宿老板邹晓宇正陪着六七位长沙游客边吃早餐边闲聊。他说自己5点多钟就起床了,在大厅和庭院搞好了卫生,又到菜园子里摘了些菜,然后准备早餐,等候住客们下楼。
“日拣黄金800两,夜拣白银3000锭,我们‘拣金组’可是有故事的!”“60后”的邹晓宇讲起当地的民间传说来一套一套的,让食客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停下了进食。
邹晓宇在七星村可算个“名人”。他教过书,下过海,但总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1992年,他开始做花卉苗木,开始是种花卖,后来搞育苗。2016年,他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号召,将自家这栋两层楼的住宅改成民宿,“花了约50万元改的,现在你看这梁柱、门窗还有护窗什么的,是不是透着一股子浓浓的中式风格味道?”而他的苦心也没有白费,随着长株潭城铁和芙蓉大道快速路的陆续开通,他创办的“乡遇七星”民宿一开张就客人爆满, “热度”一直持续到新冠疫情前。那时候,客人提早一个星期都很难预订到房间。2019年,该民宿还被网友评为湖南省“十佳人气民宿”。
疫情解除后,民宿人气逐渐恢复。特别是今年,湘潭樱花节、桃花节、杜鹃花节相继举办,加上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规划的热议,到“乡遇七星”民宿吃住的游客令邹晓宇应接不暇。“今年上半年来的客人比去年同期至少增长了四成,其中来自长株潭的客人占了一半以上。”老邹说,“长沙人最喜欢到我这里来住,占了省内游客的六成!株洲来玩的也不少。大多数是开车来的,近嘛!坐城铁或公交来的也占了约三成,图的就是个‘了撇’!”
9点钟左右,邹晓宇跟客人简单商量了一下行程后免费给他们做起了“导游”。一路上,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专业的“导游”给客人们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当地的美景、美食和特色人文轶事,还带他们购买了自己喜欢的农产品,惹得客人们一路欢声笑语。直到午饭时间,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归来。
吃过“乡遇七星”的特色农家午餐后,客人们对清炖土鸡这道菜赞不绝口。得知是邹晓宇家在后山坡散养的走地鸡,他们纷纷你两只我两只地“现场下单”。午休后,还有人拖着老邹要他“讲故事”,加微信,约好“下次来还住你这里,一定要给我们留房间”。
晚饭后,邹晓宇陪着两三个相熟的客人坐在庭院的柚子树下闲聊。有客人告诉他,早上起床推窗向外望去,只见青山间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霎时感觉来这里“一切都值了”。山里的“慢生活体验”,让他们在这里住得“都有点不想回家了”。老邹则在得意于“这里的空气都可以卖钱”的同时,又将七星村地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核心区、“南接株洲、东依长沙”的便利区位优势一一道来。他盼望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规划早日实施,为昭山带来更多游客。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