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开展秸秆打包作业。
连日来,在岳塘区双马街道法华村,早稻收割后的田地里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村民驾驶打包机,熟练地开展秸秆打包作业,散乱的秸秆快速“变身”一捆捆秸秆包,整齐码放在田边,等待回收利用。这正是法华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农业的真实写照。
去年,法华村与湖南秋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土地流转意向,签订32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打造种粮示范点。早稻收割后,村里同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这些打包好的秸秆,将被运往附近养殖场,经加工后成为家禽饲料。秋歌农业负责人介绍,目前每3亩地可整理出1吨“秸秆包”,每吨收益预计达500-700元。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降低了养殖场饲料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在区级部门的支持下,街道、村两级和秋歌农业携手发力,不断完善现有秸秆收储运体系。一方面,积极联系周边养殖场,拓宽秸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秸秆收储运工作,确保秸秆从田间顺利运输到养殖场,形成了一条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秸秆“生态循环链”。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将秸秆综合利用列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三大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之一。其派出的蹲点帮扶工作组赴法华村与秋歌农业交流时指出,法华村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后续,要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扩大仓储空间,借鉴先进经验制定本地特色方案,通过上下联动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做好仓储安全管理,真正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