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观点•深度 观点•深度
  • 立法禁止“大数据杀熟”:将技术关进法律的笼子

    大数据技术应造福于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是整治“大数据杀熟”乱象的必要之举,只有把技术关进法律的笼子,才能更好地利用技术捍卫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的网络价格市场,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26 18:03:42
  • 网络诈骗套路深 捂好自己“钱袋子”

    网络诈骗手段越来越“狡猾”,受害者面对的诈骗陷阱越来越“平常化”。我们应该始终铭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图眼前小便宜,坚持通过正规途径满足自身需求,捂好自己“钱袋子”,不让“诈骗者”目的得逞。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26 11:53:23
  • 让老年群体畅享智能新时代需社会合力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增“健康管理人”功能,子女可申请成为父母的“健康管理人”。父母在互联网医院的就诊提醒,会自动发送到子女的手机上,点击链接即可加入到父母与医生的互联网问诊中。子女和父母、医生三方视频互动,可以远程参与父母的就诊全程。(8月24日 《人民日报》)该医院针对老年人无子女陪同、不熟悉智能操作等原因导致就医困难的“痛点”,以兼具科技化与人性化的便利功能为老年人就医打开新视窗,也是智能时代破除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一项创新措施。与此同时,湘潭市多个社区举办公益志愿活动,组织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培训班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25 17:21:22
  • 乘新行业形态东风 构职业规范化前景

    新行业形态领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稚嫩初生,却仍能野蛮生长。其蓬勃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只有经过专业化、规范化之火的淬炼,新行业形态发展才能更加势如破竹。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24 15:22:23
  • 移动互联网时代 别被社会化媒体“绑架”

    据中新网8月17日报道,中国运动员樊振东在接受中新视频记者采访时,对自己不玩社交媒体进行回应“望大家关注赛场上的自己”。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变得普遍,社会化媒体被大众所认可,不玩社交媒体也成为了需要进行“回应”的事情。在享受社会化媒体在娱乐、购物等方面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被社会化媒体所“绑架”。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20 11:37:34
  • 互联网时代的个体步伐:让思考力和理性回归

    电子设备的可接近性,无疑让深度思考时代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很多人在互联网的信息轰炸下丧失了思考能力,海量的信息被机械地填充进大脑,却让我们心安理得地遗忘了辨析和质疑。在热点事件面前一拥而上,先于官方消息发表观点、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已经成为常态。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18 11:58:37
  • 智能时代:技术服务应多一些人性化考量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社保缴纳、凭健康码出行,小到手机充值、水电缴费等生活服务都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这在为更多人提供便利的同时,却给老年人划出了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把他们挡在便捷之门的外面。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8-17 10:07:50
  • 鸿星尔克:一夜爆火的背后是正能量的坚守

    鸿星尔克等国货爆火、圈粉的背后,是一个以温暖传递温暖的动人故事。“你支持灾区,我们支持你”,由鸿星尔克引发的正能量还在源源不断的传递着。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7-27 15:30:20
  • 内卷时代:当代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唯有年轻人觉醒、抗争,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每个人才能在内卷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出路,活出真正的自我。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7-21 10:27:03
  •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守信互信,共践共行

    而网络诚信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网络诚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全体网民守信互信、共践共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如何在网络空间更好地构建诚信体系,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倡导文明上网,广泛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遵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远离不良网

    图文 发布时间:2021-07-21 09: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