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中心。为做好诉源治理,今年来,湘潭市岳塘区信访局积极探索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新机制,以信访工作“三无”创建为契机,探索村、社区信访问题早发现、早办理、早化解的“三个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社区在化解初信初访中的“前哨”作用,很多信访问题在源头得以“事心双解”。
早发现,上门“一小时”。为实现信访工作“三无”创建目标,一方面,村、社区安排网格员、小区业委会、“红袖章”、志愿者等每天走访居民群众,听取民情民意,做好记录并建立台账;另一方面,协调民警每日巡查,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和治安等问题。同时,在接到群众投诉后,工作人员1小时内上户,疏导情绪、了解情况、及时处理,形成“人人都是接访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工作氛围。通过多渠道收集问题,实行“问题上报”和“工作下沉”双向循环,形成源头治理合力,促进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早办理,服务“一门式”。为实现问询不推诿、问题不过夜,村、社区严格落实 “一门式”办公服务,村(居)民诉求只需找一人、进一门,一般性简单信访问题,面对面当场办理。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复杂问题,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挂帅出征、出面协调,按照调解工作靠前原则切实防范化解,及时平息事态。
早化解,事情“跑一次”。为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访累”,让群众“最多访一次”,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建立 “红色驿站”,全面推行信访事项党员帮代办制度。今年来,全区通过 “红色驿站”解决无物业管理小区下水漏水矛盾纠纷11起,家庭矛盾132起;排查安全隐患28处,收集因环境污染、噪音等引发的问题22起,全部及时妥善处理,真正实现了居民群众的“心声”和“呼声”传得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落得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十四五”时期,岳塘区信访工作将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街道、村、社区源头治理上下更大功夫,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一方社会稳定。(杨姣娥)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湖南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