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岳塘 人大代表在行动|易国强:“焊”牢人大责任 “接”续产业精彩
2023-06-07 14:42:59          来源:岳塘新闻网 | 编辑:陶妞 | 作者:唐思雯         

焊接操作中的易国强

岳塘新闻网6月7日讯(记者:唐思雯)在湘电集团有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焊接难题不能解决,哪里就有公司首席技师易国强的身影。在过去31年里,易国强从毫无基础的“门外汉”成长为高级技师,攻克了100余项焊接技术难题,获得“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50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岳塘区第七届人大代表,易国强为人民履职尽责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我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比我手中的焊枪重得多,我一定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用实际行动为百姓代言发声,为群众排忧解难。”易国强说

汗水浇灌出美丽焊花

小时候,易国强家附近有个农机站。每当看到工人师傅轻松地将两块铁板焊成一块时,他感觉像变魔术一样。从那时起,他就梦想成为一名电焊工人。1992年,湘电集团对外招工,19岁的易国强经层层选拔进入公司结构件事业部车体车间,从此与电焊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初入行时,由于经验不足,易国强总是让四处飞溅的火星子烫伤,焊出来的作品常常连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好在每一回都有师傅的鼓励他继续前行。不甘示弱的他于是在工作间隙自学《焊工工艺学》,别人出去玩时他跑到厂里向老师傅取经。勤学好问加上多练,他的焊接技术终于在一次次实践中变得得心应手。

焊接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一般实习期为3年。在易国强实习期间,湘电集团举办电机焊接比赛,当时他本没有参赛资格,可耐不住那颗跃跃欲试的心。“只有8台400型的电机,你想参赛就焊450型的,难度很大。”这是当时车间主任抛给易国强的参赛条件,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还在那次比赛中勇夺第一。从那之后,大家开始对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刮目相看。

2014年,易国强成立了自己的“易国强创新工作室”,2017年评为湘电第一批公司级示范创新工作室、湘潭市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和湘潭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易国强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创新攻关30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4项,先后破解10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实现14项技术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创造经济效益约1亿元。

焊接是个辛苦活,电焊工人一般40岁后开始转岗退居二线,可已经50岁的易国强,还在追梦路上不断前行。“我想把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焊工都超越我。”易国强说。

用工匠精神履职尽责

“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到最好!”这是易国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朴素的道理,让他在焊接一线发光发热,也是他成为区人大代表后对自己的要求。

如何当好岳塘区人大代表,对易国强来说是一门新课题。他仿佛又回到最初刚拿起焊枪的时候,感到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习补充,也一如当年的劲头,如饥似渴地“往进钻”。“我站在群众中间,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民做实事。”易国强说。他走一线、听民声、察民情,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主动倾听群众心声,全面征集意见建议。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为更好履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下摄司街道辖区范围内,部分路段路边围栏年久失修,已失去保护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患于未然,易国强到现场开展走访调查,利用自己的焊接技术,将破损围栏一一进行修护,保障了居民安全。下摄司街道鸦雀塘社区工人村小区小年路段道路狭窄,破损严重、坑洼不平,车辆违停也常造成道路拥堵,并且路段中央三根电线杆线路混乱,再加上小区内未安装路灯,导致居民晚上出行不便。易国强到社区进行现场调研,听取了居民诉求后,联合区住建局对小年路段路面进行统一修整,并对电线杆进行移除,同时加装小区内路灯,解决好了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将把对职业的热爱延伸到代表履职的工作中,以工匠精神履职尽责,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需。”易国强表示。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