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训练
岳塘新闻网6月24日讯(记者 胡飞云 通讯员 刘隽)“妈妈!”听到儿子一声清晰的呼唤,张女士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这眼泪中,有心酸,也有见到曙光的幸福。张女士的儿子小星(化名)2018年被医院评估确诊为肢体发育迟缓,而张女士带儿子到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已有三年。
自2019年起,岳塘区残联结合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通过街道(镇)、各定点康复机构以及残疾人工作联络员摸底反馈,连续三年将小星纳入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畴。
经过三年努力,小星从不会说话到主动沟通交流,从靠他人支撑走路到自己能短时间独立行走,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小星的家人十分欣喜。
“很多人可能没法想象我的感受,5岁的儿子第一次能清楚地叫‘妈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张女士说,“真的很感谢残联部门的帮助,更感谢关爱这些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救助工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今年,岳塘区残联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应救尽救”的原则,结合“心连心走基层 面对面解难题”活动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全区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项目实施中,坚持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并举,全方位开展精准康复服务。
2022年,岳塘区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人数为60名,截至目前,岳塘区已为辖区内86名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完成率为143.3%。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