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塘融媒10月10日讯(通讯员 郭思嘉 唐竞茜)基层治理的“密码”,藏在居民家门口的烟火气里——路平不平、噪音吵不吵、食堂菜合不合口……这些居民的“家常话”和“随口念叨”,不再是过耳即散的闲谈,而是化为了岳塘街道党工委精准服务的“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岳塘街道以党建为引领,锚定“家人共治”治理理念,联动各社区搭建“听、转、办、评”全链条工作体系,将“家和万事兴”的传统智慧融入基层治理,让民生服务更有“家温度”。
用心“听”让诉求“找得到门”
为了听清家人的“心里话”,岳塘街道织起了一张“线上+线下+阵地”的立体倾听网络。
线下听,瓦窑塘社区推出“书记移动办公桌”,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今年已收集问题建议34件;纯冲塘社区工作人员联合邻长、志愿者开展“纯享365”服务,每月走访困难家庭与独居老人;线上听,三株岭社区以居民微信群为平台,实时接收居民建议,成了不掉线的“民意直通车”;阵地听,岳塘岭社区依托“四点课堂”,定期召开“凉亭议事会”“青年议事会”,党员鄢电城牵头聚焦“儿童空间”“老年食堂”等议题,引导居民畅所欲言。
今年以来,这张网络已收集130余条社情民意,清晰梳理出六大类“家庭需求清单”。
高效“转办”让服务“精准落地”
光听见还不够,关键在办妥。岳塘街道像一位智慧的“管家”,精准匹配资源。
各社区“两委”率先对诉求分类梳理,今年以来,对130余条社情民意逐一甄别,去重提纯,让需求“有类别、好对接”。同时,联动共建单位、社会组织,汇聚 1111名“邻长”、100余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社区达人的强大力量,以“需求-资源”双向匹配形成“服务清单”。落实中,街道党建办指导社区开“红色议事会”,2025年已解决瓦窑塘24栋路面修缮等8项民生实事;推行“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在职党员累计认领微心愿48件,实现“小事有人帮、急事有人管”。
群众“评”让家人成为“阅卷人”
治理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岳塘街道建立“全流程评价”机制,通过电话回访、上墙公示、线下走访,邀请居民从 “办理速度、解决效果、服务态度” 三个维度打分,定期组织居民代表、相关方召开“成效评议会”,现场听取改进意见。
此前有居民反映“老年食堂菜品单一”,瓦窑塘社区党委立即联合食堂调整菜单,增加软烂易嚼的菜品,后续满意度升至99%。这种“办后即评、评后即改”的机制,确保了治理方向始终围绕“家人”的需求,让“家温度”持续传递。
“家人共治”正是将“你和我”汇聚成“我们”,岳塘街道用解决“家常事”的耐心和智慧,与群众共同书写“家和万事兴”的基层治理新篇章,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