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塘融媒9月3日讯(通讯员:袁紫菀 刘泽佳)近日,一面写着“息诉止争促调解,公正高效暖人心”的锦旗被送至岳塘区人民法院交通合议庭。它不仅仅是一面锦旗,更是一份信任与肯定,无声地诉说着法院司法为民、高效解纷的暖心故事。
时间回到今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打破了平静——一辆机动车与电动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车驾驶员受伤。经交警认定,机动车方负事故全部责任。伤者住院治疗13天后,本以为能顺利拿到赔偿,却因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与车方保险公司“杠”上了。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各执一词,伤者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保险公司告到了岳塘法院。
案件进入法院后,诉讼服务中心迅速“把脉问诊”,根据案情将其分流至交通合议庭。8月1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一场面对面的调解正式展开。交通合议庭负责人罗葳高度重视,由法官助理袁紫菀主持本场调解。
调解桌上,气氛一度紧绷。伤者方坚持按事发前当月3万余元工资计算误工费;保险公司则抛出行业常规,主张应按出险前12个月平均工资扣减实际收入来核算。“拉锯战”仿佛看不到尽头。
关键时刻,袁紫菀耐心倾听每一方诉求,一边安抚情绪,一边精准释法。从司法解释中“实际减少的收入”为计算原则,到《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里明明白白列出的证据要求——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需提供用人单位登记资料、备案劳动合同、社保证明或事故前连续工资银行流水等证据……她条分缕析,把法律条文“翻译”成大白话,让双方都听得进、听得懂。
在她专业而温暖的沟通下,双方终于放下分歧,握手言和——保险公司同意一次性赔偿伤者除医疗费外的各项损失共计18000元,一场持续数月的纠纷,在调解室中尘埃落定、圆满画上句号。
这起案件,是岳塘法院运用“调解优先、实质解纷”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仅高效化解了一桩矛盾,更传递出司法温度——判决不是终点,案结事了人和,才是法治最好的回响。
责编:于杨
来源:岳塘新闻网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