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纠“四风”、坚持不懈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一年来,从精文简会到考核化繁为简,再到减轻“指尖”负担……一系列务实举措如精准的手术刀,直指基层“痛点”与“堵点”。制度篱笆越扎越紧,形式主义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正在悄然破除。
“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价值的旨归。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问题导向是重要的方法论。最近,网上一则留言“在基层,既要又要还要也要更要最要”,引发大家共鸣。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基层心声。“写材料、迎检查,一个不能少;App、小程序、工作群,一刻不能停。”不少基层干部曾经这样吐槽。他们口中的“既要又要还要”,正是作风建设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减负,首先要破除权责倒挂。文件明确,严禁以“属地管理”为由把责任层层下移,严禁以“任务分解”为名搞“责任甩锅”。相关机制越健全,基层干部干事越有方向。减负,必须警惕数字形式主义。文件要求,清理整合工作群、政务App,严禁强制搞打卡、网络投票、点赞转发等任务。干部的手机“轻”了,才有更多精力谋实事。减负,重在减考核之繁。文件提出,严控“一票否决”事项,严禁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湖南从2024年起探索推行“无扰督查”工作机制,就是为了将基层干部的督检考负担“减下去”,让基层干事活力“提上来”。除了巩固这些在实践中已取得成效的举措,下一步,还要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引领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既强化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又坚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党员干部定能以好作风多干有用事,以实绩实效造福人民。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