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吴珊 摄)
本报讯(记者 吴珊 通讯员 唐海萍)近距离观察地质标本,在游戏中学习地质知识,6月8日,30组家庭走进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大桥社区鑫山小区,参加“我爱湘潭我的家——触摸地球印记·争做地质小达人”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一场想象与知识碰撞的绘画比拼在鑫山小区日照活动中心拉开序幕。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自己对“我爱我家、地质知识”的认知,有的画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有的勾勒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还有的创作了保护地球小漫画……随后,工作人员为优秀作品颁发了奖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近地质科学。
随后,队伍前往湘潭市地质和地质灾害科普基地。省空间所的专家以趣味图文、动画演示及有奖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地质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起源与结构、岩石分类与形成,以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孩子们踊跃发言,积极互动。“我们人类在地质灾害面前多么渺小!”建设路学校的邓煜鑫感叹,“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遇到地震时要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对常见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已牢记于心。
在省空间所工作人员带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岩石标本展览室,近距离观察各类矿物。“这是辉锑矿,你们看铅灰色长柱状的晶体像不像一把把宝剑?”“老师,这块岩石里闪闪的是黄金吗,可以做项链吗?”工作人员讲解着各类矿石特征,用专业而亲切的言语回答着每一个天真烂漫的问题。
在地灾科普室,精致的立体模型栩栩如生的展现着大地的鬼斧神工:辽阔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岩石滚滚而落的山体滑坡、正“吐”着红色岩浆的活火山……孩子们戴上VR设备,置身于泥石流虚拟场景,沉浸式学习正确“逃生”路线;在地震模拟区,通过互动装置亲身感受不同震级带来的“危害”;知识抢答区更是热闹非凡,各小组争先恐后地抢答地质、防灾知识题。寓教于乐的学习模式,让抽象的地质灾害知识变得更加直观而难忘。
“这种多形式的学习方式,让深奥的地质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生动体验,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悟’,小朋友们特别开心,收获满满。”家长们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此次活动由省空间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大桥社区、省空间所相关党支部协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空间所联合社区开展的特色活动,希望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激发孩子们对地质科学的浓厚兴趣,让小手拉动大手,带动家庭、社区共同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