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力击水,奋楫向前。 (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最后的冲刺”系列报道①
本报记者 吴珊 实习生 赵如晔
编者按
5月31日端午节当天,我市将举行龙舟赛,为更好地呈现这场湘潭人民自己的龙舟赛,聚焦龙舟参赛队伍备战情况,本报特推出“最后的冲刺”系列报道。
湘江水面炸开一串银白的水花,22支碳纤维桨整齐划破碧波。5月19日,在湘潭芙蓉大桥下,岳塘双马正和兴龙舟队(原品泉龙舟队)正在进行端午前的高强度集训。船头鼓手擂出雷霆般的节奏,桡手们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般的光泽,龙舟如离弦之箭劈开江面,船尾激起的浪墙足有两米高。
“稳住!腰胯发力!”队长黄思良的吼声穿透震耳鼓点。这位37岁的龙舟老将紧盯着每个队员的动作,从桡手入水角度到腰身扭转幅度,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他脚下,价值不菲的AK碳纤维桨整齐排列,这些职业赛场的“利器”此刻握在油漆工、水电工、货车司机手中,构成湘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支“杂牌军”的集结始于2019年。彼时结束职业龙舟生涯的黄思良正回乡创业。每天傍晚,他都会望着暮色中的湘江发呆——这条母亲河承载他13岁初试龙舟的记忆,家住江边的他,从小就对龙舟文化耳濡目染。他也曾经作为职业运动员代表广东职业队征战全国赛场,却始终没有一支真正属于湘潭人的强队。
随后,黄思良把自己儿时的玩伴和走得亲近的邻居召集起来,“我们组建一支自己的龙舟队!”现在这支队伍队员平均年龄36岁,年纪最大的50岁,最年轻的刘子豪刚满18岁。5年间,这支队伍发展到30人,每年参加市级龙舟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去年端午节的全市龙舟赛中,这匹“湘潭黑马”以500米水域1分42秒的成绩夺冠。
为了今年再创佳绩,正和兴龙舟队的队员们提早20天开始训练。“大家都是下了班之后赶过来集训的,练下来虽然很累,但都特别开心也特别用心。”队员郭平说,队员们大多是“80后”“90后”,虽然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但都是家中经济支柱,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份热爱,大家才聚在一起。
“去年的荣誉是靠兄弟们拼出来的。”作为队长,黄思良训练最刻苦,还要鼓舞士气带领全队一起冲,不到一个月,他就晒得皮肤黝黑,体重下降近10公斤。他说,今年他们打算把成绩再提一提,“如果天气、水域和水流条件跟去年差不多,目前可以达到500米1分40秒的成绩。”对于今年蝉联冠军,黄思良和伙伴们相当有信心。
夕阳将湘江染成金红色,龙舟在江面划出完美的正弦曲线。22名队员的肌肉记忆精确到毫秒,端午的战鼓即将擂响。这些白天握刷子、晚上抓桨柄的汉子们,要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续写新的战绩。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