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完好的荫梓屋场。(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走进革命文化遗址”系列报道⑬
地理位置:
岳塘区东坪街道
红色故事:
荫梓屋场是湘潭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李孝先、李克孝兄妹的曾祖父于清代建成,后在此创办过新学湘潭县南一区第十七初级小学。
该屋场主体部分是个四合院,前栋为平房,后栋为两层楼的起居用房,房子从左至右分为7弄,每弄分前后两间,前后栋间有天井,房屋面积约700平方米,1995年翻修过,现保存完好。
荫梓屋场是掩护湘潭中共地下党组织、培养地下党员的重要场所。
李克孝的父亲李维峻为地下党组织收藏枪支弹药,奔走城乡,疏通关系,化解险情。母亲陈珊珍也常坐在家门前做针线活,为地下党望风放哨。
抗战期间,位于原东坪镇的湘潭被服厂建有中共秘密支部,支部书记熊季萍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与李孝先、李克孝兄妹过从甚密。彭德怀的大弟、中共彭家围子支部书记彭金华也常在荫梓屋场小住。
1945年10月,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刘鼎来到荫梓屋场,与李孝先兄妹等人取得联系,吸收兄妹俩入党,并在这里建立党小组。1946年2月,刘知白、周静昭又在此入党,中共湘潭城区直属支部在此正式建立。
从1945年底至湘潭和平解放,这里一直是中共湘潭城区直属支部、中共湘潭城区总支委员会、中共湘潭城区工委、中共湘潭城市工作委员会的活动场所,不少地下党员在这里宣誓入党。
1949年元旦,城区党员骨干在这里收听、记录毛泽东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连夜复写,分送城乡各支部,组织党员学习。1949年4月,李克孝担任中共湘潭县工委书记,这里又是县委的秘密机关。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