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锦为杨文光系围裙
岳塘融媒10月28日讯(记者 张孟成)在湘潭市岳塘区鹤鸣巷的永州血鸭店里,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暖心画面:21岁的杨铏锦(小锦)熟练地擦拭桌椅、为客人泡茶,店主杨文光则在一旁轻声指导,眼神里满是关切。这对日常相处如同父子的两人,实则毫无血缘关系。一段超越血缘的守护故事,在烟火缭绕的小店中已延续多年。
故事的起点,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杨文光与小锦的父亲是发小,2003年出生的小锦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三级,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四五岁儿童。2018年,担心孩子难以融入社会的好友,专程找到正在株洲经营餐饮的杨文光,恳请他帮忙为小锦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杨文光一口应允,这份承诺,从此成为他刻在心底的责任。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20年,小锦的父亲因病离世,杨文光的饭店也遭遇经营困境倒闭,但杨文光并未放弃对小锦的照料。他四处奔波联络,为小锦在亲戚的店铺找到了工作岗位,坚持陪伴他锻炼社会生存能力。2023年,杨文光在岳塘区鹤鸣巷重新创业开办永州血鸭店,他第一时间将小锦接到身边,全面承担起照顾他衣食住行的责任,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小锦,见了客人要主动问好,声音再洪亮些!”“切辣椒慢一点,小心别伤到手。”在店里,这样的叮嘱每天都会响起。考虑到小锦的特殊情况,杨文光夫妇从穿衣洗漱、整理内务等基础生活技能教起,再逐步引导他学习服务礼仪和洗碗、切菜等工作技能。小锦学习能力有限,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需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杨文光始终保持着十足的耐心,从未有过一句责备。“刚开始他就像一张白纸,现在不仅能做好基础工作,还会做炒辣椒炒肉嘞!”谈及小锦的进步,杨文光的语气里满是欣慰,“没什么诀窍,就是多些耐心、多些鼓励,握着他的手一遍遍地来,只希望他能多掌握点技能。”就连亲朋好友都打趣他:“你教自己儿子都没这么上心!”其实,杨文光夫妇早已把小锦当作亲生儿子,不仅时常为他添置合身衣物、做可口饭菜,还会带他外出游玩。
如今的小锦,早已褪去往日的生涩。他不仅能熟练完成店内的各项基础工作,还学会了主动招呼客人,遇到熟悉的街坊邻居会热情问好,赢得了不少顾客的好感。这份守护也是双向的:店里冲泡姜茶时,小锦会特意为杨文光留上一杯;杨文光需要吃药时,他会提前备好温水和药品。这些细碎的温暖,让杨文光倍感暖心。
“开饭店其实挺辛苦的,原本我已经打算退休了,毕竟家里的经济条件足够我们两口子安度晚年。”杨文光坦言,“但一想到小锦,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店铺在,小锦就多一份保障,既能继续学习技能,也能有稳定的收入。我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健康平安,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活自己。”
一份承诺,多年坚守。杨文光用超越血缘的大爱,为小锦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邻里互助、诚信友善的中华传统美德。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