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集团:坚持科技创新 助推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8 16:04:48          来源:岳塘新闻网 | 编辑:陶妞 | 作者:唐思雯         

岳塘融媒10月27日讯(通讯员 唐思雯)一台运转57年的老式交流电动机,见证着一家国企的岁月沉淀;全球首条永磁同步电机钢管轧机生产线,彰显着老厂的技术突破;翱翔蓝天的纯电航空推进系统,勾勒出企业的未来蓝图。湘电集团以科技自立为笔,书写出中国电机产业的转型样本,为工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电机,作为驱动万物运转的“动力核心”,小至家用电器,大到工业装备,其性能直接关乎产业效率与能耗水平。

在湘电集团的生产车间,全球首条主传动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钢管轧机生产线正高速运转,28台永磁电机如同强劲“心脏”,让每根下线钢管既保证高精度,又实现低能耗,刷新了全球电机应用的行业纪录。

而在航空领域,湘电自主研制的大功率纯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实现了我国航空电气化从“0”到“1”的突破。“这在我国航空领域是首次应用,从燃油航空发动机到纯电航空动力系统,是整个航空电气化领域的突破性跨越。”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份突破的背后,是湘电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十多年前的关键抉择。临近退休的技术带头人赵东芝,特意来到展厅与一台1963年出厂的我国第一代交流电动机告别。这台比他年长两岁的“老伙计”,以57年的稳定运转创下行业奇迹。

“现在各个行业都用上了我们研发制造的中国电机,我作为见证者特别自豪和骄傲。”赵东芝的话语里满是欣慰。如今,这家老牌电机厂已累计研制1100多项新产品,其中100多项填补国家空白,稳居中国电机行业“排头兵”地位。

在转型过程中,湘电也曾遭遇硅钢片“毛刺”这只“拦路虎”。为攻克技术难关,企业自筹1900多万元启动智慧车间项目,技术团队日夜攻关,最终将硅钢片“毛刺”控制在15微米——比新生儿头发还要纤细。在电机线圈上,研发团队将材料厚度从0.7毫米缩减至0.5毫米,看似微小的0.2毫米突破,让同等功率电机体积缩小15%、重量减轻10%。截至目前,湘电已自主设计生产3000多种高效节能电机,为电力能源、矿山冶金等关键行业输送绿色动能,近期更有系列电机通过国家新1级能效认证,获国内首张大机座号产品认证证书。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湘电再次拓展新赛道。95后工程师曾四城团队将上百公斤的航空电机部件集成至55公斤以内,推动航空电机系列化发展;14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军团”,以毫米级精度的作业指导书规范手工装配流程,保障高端产品品质。

如今,世界首台套百吨级纯电自卸车走出国门,国内首艘内河最大纯电动运输船顺利下水,中小型高速电机核心制造基地启动运营,湘电的转型触角已延伸至航空、高端装备、新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为岳塘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