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塘融媒9月18日讯(记者:朱维 通讯员:邹凌昊)在湘潭市岳塘区,提及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小岳连心”调解工作室早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定心丸”。作为岳塘区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的生动实践,这间工作室以“1+N”立体化工作机制为核心,整合资源、下沉服务、联动各方,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成为深化平安岳塘、法治岳塘建设的“贴心纽带”。
自2024年7月在宝塔司法所一楼揭牌启用以来,“小岳连心”调解工作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统筹指导全区各人民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纠纷4528件,成功化解4467件,调解成功率稳居高位;为9388名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3900万元,化解重大复杂疑难纠纷126件。一面面隐形的“锦旗”,藏在群众舒展的眉头里、满意的笑容中,让工作室成为基层治理中当之无愧的“和谐守护者”。
核心领航+专业队伍 筑牢调解“硬根基”
“调解要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更要拿专业能力解难题。”这是“小岳连心”调解工作室负责人陈琦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有着28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验的“老调解人”,陈琦始终奋战在矛盾调处一线,不仅熟稔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各类法律法规,更练就了“听诉求、找症结、解心结”的实战技巧,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为民情怀,深受群众尊重与认可。
在陈琦的统筹下,工作室以“1+N”人员管理体系构建起专业调解网络。以“小岳连心”工作室为中枢,负责制定全区调解工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统筹纠纷资源调度;同时整合专职人民调解员、社区(村)兼职调解员、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形成覆盖全区的调解员梯队,实现“按需调配、精准派单”。
此外,工作室还通过定期案例研讨、专题法律培训、实战模拟调解等方式持续提升调解员专业能力,已开展培训20余场,培养出10余名擅长不同领域的“调解能手”,为高效解纷提供“硬核”人才支撑。
“1+N”创新破痛点 打通解纷“快车道”
针对传统调解“坐堂等案、多头跑办”的痛点,“小岳连心”工作室创新推出“1+N”立体化服务模式,将调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工作室打破“坐等纠纷上门”的模式,推行“送调上门”“全区巡调”,调解员主动深入纠纷现场开展调解,尤其针对涉众型、跨区域纠纷,灵活设置临时调解点,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在长塘社区试点的“百米调解圈”成为解纷“快马”—— 按照“地域相邻、规模相当、人员相熟、服务半径不超百米”原则,社区原有网格被精细拆分,每个“调解圈”设1个纠纷受理站点,配备1—2名“说理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圈,矛盾不上交”。
工作室以“1+N”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解纷格局。横向联动公安、法院、律师、信访部门,将适宜调解的案件引导至工作室;纵向以区综治中心为总调度枢纽,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纠纷,由工作室牵头联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工作室主导、部门协同、专业支撑”的合力。
锦旗映初心 调解藏着“民生温度”
“调解不是冷冰冰的签字画押,是帮老百姓打开心结、重拾舒心生活。”陈琦的这句话,是“小岳连心”工作室服务理念的真实写照。工作室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抽屉里存放的一封封感谢信,背后都藏着一段段为民解忧的温情故事。
2025年8月,某企业返聘老职工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离世,家属以“工作岗位发病”为由索赔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高额费用,企业则表示,其非执行紧急任务且有基础疾病,对高额赔偿难以接受。“小岳连心”调解工作室受理此案后,启动“分层分类”调解模式,先沟通企业了解态度,再联动劳动保障部门释法,同时邀请心理咨询师安抚家属情绪。经过多轮调解,企业认识到自身在员工关怀方面的不足,同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适当提高赔偿金额,家属也对赔偿方案表示认可,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一场可能引发激烈冲突的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从“百米调解圈”的精细服务,到“1+N”机制的高效联动,“小岳连心”调解工作室始终以“解民忧、纾民困”为初心,生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今,工作室正以“一街一社一品牌”为目标,指导镇街、村社培育特色调解子品牌,让调解服务更精准、更接地气,为平安岳塘、法治岳塘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