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从“背锅侠”到清白身——岳塘区检察院履行检察监督,纠正一起不当行政处罚
2025-07-23 09:49:34          来源:湘潭日报 | 编辑:周冠成 |         

本报记者 赵明 通讯员 陈嘉伟 实习生 曹莹

罗师傅从事体力劳动维生,因被诱导成为5家关联公司的挂名法定代表人。这些公司非但没有给他带来财富,还让他辛苦攒下的15万元被法院强制执行。徒有其名却背负行政处罚的“法定代表人”罗师傅求助于检察机关,日前,岳塘区人民检察院履行监督职能,查明真相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为罗师傅“正名”。

糊涂“法定代表人”养老钱被扣

罗师傅的遭遇要从门业公司负责人肖某的“请托”说起。罗师傅做了一辈子体力活,年迈了仍在门业公司从事打钢钉工作。当负责人肖某提出借用其身份证登记时,单纯的罗师傅没有多想,甚至在工商登记册上签下了名字。这番操作,让罗师傅成为肖某控制的一家管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之后肖某又安排罗师傅成了另外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罗师傅的儿子发现端倪后,曾找到父亲工作的门业公司要求变更登记,甚至报警求助,但未获解决。

2023年7月,罗师傅挂名的某管理公司因存在“未批先建”“未批先投”的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处以行政处罚。罗师傅作为法定代表人被处以7.6万元罚款。因未缴纳罚款,环保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今年1月,罗师傅取款时发现账户中15万余元存款已被强制执行。

检察机关拨开迷雾查明真相

罗师傅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岳塘区检察院申请监督,哭诉其被挂名任职及养老钱被执行的经过。

承办检察官调查发现,门业公司肖某因涉及多起诉讼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安排缺乏法律知识的罗师傅担任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欺骗他“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调查还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未送达罗师傅本人,授权委托书上的签名也非其本人所签。由于未参与行政机关的处罚程序,罗师傅对自己被处罚的情况并不清楚,这也使他错失了提出申辩意见和进行行政复议或诉讼的时机。

检察机关认为,罗师傅作为挂名法定代表人未参与公司实际经营管理,且未收到相关文书,环保部门的处罚存在不当。

4月,岳塘区检察院分别向环保部门和法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纠正行政处罚和执行行为。检察机关还组织召开“圆桌会议”协调案件处理。近日,环保部门已撤销对罗师傅的处罚并退还相关款项,同时启动对实际责任人的处罚程序。法院也表示将加强行政非诉审查工作。

为彻底消除罗师傅的法律风险,岳塘区检察院已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并将针对工商登记审核不严问题制发检察建议。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