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希台
“湘潭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系列报道④
在一般人眼里,“再制造”就是“二手翻新”。而业界专家介绍,利用激光融覆、绿色清洗等先进技术,对二手工程机械设备进行修复和改造,其质量和特性是不亚于新产品的。而且,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的成本只有新产品的50%,还可节约能源60%,节省材料70%,减少污染物排放80%以上。
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再制造工程机械设备备受青睐。湖南乘势而上,岳塘经开区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更是抢抓机遇,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海远航,开辟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国际化新赛道。
“再制造”不是“二手翻新”
在部分人的观念中,“再制造”就是“二手货”。但其实,再制造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损坏或将报废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再制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的生产过程,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不同于维修、翻新,再制造不仅最大化保留了原产品中的附加值,还可能赋予老产品新功能或性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
2024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方案》,发挥工程机械产业基础和优势,在湖南建立有标准、有平台、有产业、有服务、有政策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
该方案提出,再制造不等同于简单的维修翻新,而是将工程机械等设备进行专业化修复,使废旧设备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质量和性能的产品。
“再制造”是绿动能
作为我省工程机械再制造改革综合试点单位,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经过21年发展,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基地。园区专门规划再制造经营、生产、维修以及设备出口区,产品销往非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制造设备交易量占全省市场份额65%以上。
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负责人杨荣波介绍,中部国际机械园从2019年开始再制造业务,再制造设备年交易量从原来的个位数,飙升至现在的几千台,出口额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24年,该园区再制造设备交易量逾6000台次,交易额12亿余元人民币,占总交易量三分之一以上。
“最近的一次抽查发现,中部国际机械园的40多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合格率100%。”湘潭市气候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顾问刘晴介绍。2024年,湘潭市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累计达到7455吨、4438吨、467吨,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累计2156吨,完成“十四五”目标90%,2025年预计可全部完成。
据介绍,对一台使用了1000小时的挖掘机进行再制造,较生产新机相比,其能耗降低60%、碳排放减少80%,这样的“绿色账本”正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客户认可。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30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656.7亿美元。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