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解员向孩子们讲解农具的用途和制作工艺。 (通讯员 朱维 摄)
本报讯(记者 丁白玉 通讯员 朱维)最近,岳塘区板塘街道新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农耕文化馆火了!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打卡”,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这里也成为孩子们暑期学习、游玩的好去处。
犁、耙、织布机、缝纫机、辘轳井、煤油灯……走进农耕文化馆,扑面而来的是浓浓“泥土味”。近百件不同种类的“老物件”整齐排列,折射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文化。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每一件农具的用途、制作工艺和历史来源,体会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历程,感悟祖辈劳作时的艰辛与不易。新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许必华表示,该村将以农耕文化馆为载体,广泛开展“研、学、行”活动,激励青少年争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