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谭涛)12月28日,市财政局公布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盘活处置国有“三资”收益达到113.73亿元,上缴国库51.29亿元。市本级累计盘活处置国有“三资”收益77.47亿元,上缴国库36.79亿元。盘活存量批而未供土地12273亩,处置闲置土地2954亩,盘活低效产业用地2028亩。
国有“三资”盘活与市民生活并不遥远。在湘江左岸,全省最高的摩天轮已经拔地而起,这是万楼·青年码头一期的收官项目,预计本月底将对外开放。目前,万楼·青年码头景区已经开放光影雕刻秀、集装箱集市、千年十八总盛世长卷,总计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达1万人次。但是就在一年多前,万楼景区还是一处闲置资产,景区游客稀少,没有任何收益。得益于盘活处置国有“三资”工作的启动,万楼这座古建筑重新活起来、火起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万楼,了解万楼。
万楼·青年码头项目是我市盘活国有“三资”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盘活国有“三资”工作,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方式夯实项目管理,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全市各单位共上报147个项目,经梳理,共有35个项目作为今年重点盘活项目,涉及15个重点领域。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盘活“三资”过程中,我市坚持把“当下清”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坚持实行“三资一本账、预算大统筹”,用好“用、售、租、融”四字诀,助推资源盘活、资产增值、资本裂变。
在岳塘经开区内,中航仓储·日日顺湖南基地项目正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全部主体建设,预计年内可竣工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曾因用地需求大而困扰,园区内没有匹配的成片土地。随后,岳塘经开区通过对低效用地、闲置用地、闲散土地的盘活、整合,最终满足产业项目的用地需要,保障了项目落地开工。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土地已完成土地挂牌出让,实现回笼土地出让资金6500万元;同时,企业项目达产后,预计可以实现年产值12亿元的长远效益,上缴税收超6000万元。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优秀盘活示范项目还有很多,如湘乡市城区公共停车位项目、新塘美好社区配套设施项目、韶山市思政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项目等,而随着盘活国有“三资”工作的推进,我市国有资产资源资金实现了保值升值、高效利用,做到了变“愿景”为“行动”、变“低效”为“高效”、变“闲资”为“现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保障。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