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塘区政协委员张国金
岳塘新闻网12月19日讯(记者:彭玲莉)2023年既是张国金成为人民公仆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第二十年,也是他作为岳塘区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建言献策的第三年。在今年的岳塘区两会上,他获评“优秀政协委员”,他所提交的《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被评为区政协2023年度开展“积极履职、担当作为”活动优秀提案一等奖。
张国金现任岳塘区审计局副局长,岳塘区第七届政协委员。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社会治理、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情民生、生态文明等工作,提出了不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建议、好提案。“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到,要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张国金掷地有声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和记者分享了他提出“关于加强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背后的故事。
健康无小事,点滴系民生。张国金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脑血管及慢性病等患病处于较高水平。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服务效能的提升,因此,推进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很有感情。”张国金为了直观地掌握实情,通过多次走访基层,深挖细查“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堵点”“痛点”。在张国金看来,目前国内在县乡村层面上的急救体系大部分还未建立,更多还是集中在县级医院。基层偏远地区医疗急救资源十分有限,大型的疾病治疗难以上手,只能进行一些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预防宣传和此类病症的相关处方药的开具,以及一些常见小病的治疗,离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还有一定距离。基于此,他提出,在新时期要加大对农村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让百姓能在家门口尽享“健康红利”。
急救,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张国金建议,要制定农村偏远地区专项急救预案,分布建设和完善医疗急救点,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网络。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将基层医疗资源统筹形成“一盘棋”,进行最优调配,保证病人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在少数医院而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
在医疗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上,张国金表示,可以进行集中培训、轮训、上岗考核的办法,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定期更新乡村医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做到“先救后送、边救边送、边送边联络”,为实施院内救治争取时机。同时,还要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让更多的居民都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张国金认为,在推进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中,要与时俱进,共迎智慧时代,充分利用5G优势与远程医疗技术,实现在农村“现场-急救车-医疗点-当地医院-支持医院”的连续、实时、多方协作的远程急救、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指导,打破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和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双提升”。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履职尽责,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献计献策,争取参与并提交一些更高质量的调研课题,让每一件提案和社情民意有理有据、落地有声,为促进岳塘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国金表示。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