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理工学院师生在荷塘村绘制墙绘。
“感谢湘潭理工学院的师生们,让我们村有了一条‘墙绘’路!”11月30日,进出岳塘区荷塘街道荷塘村的村民惊喜地发现,村道两旁的墙上多了一幅幅镶嵌着郁金香、荷花、梅花、向日葵和“二十四节气”的墙绘。得知这是湘潭理工学院师生的社会实践时,村民啧啧称赞。
“手绘文化墙,赋能新乡村”是湘潭理工学院“‘湘’当有理”党建品牌框架下,“一支部一品牌、一院(部)一特色”的生动实践。这场“大学生”和“新农村”的“双向奔赴”,让参与墙绘的学生张蕾感慨:“作为大学生,只有脚上沾着泥土,才能真正感受社会的真实,从而学以致用,强化专业的用武之地。”荷塘村支部委员会在给湘潭理工学院的感谢信中写道:学院师生以积极、向上、奋进的精神风貌和鲜活、生动、高质量的墙绘作品,为荷塘村注入了扑面而来的活力春风和创意创新的正能量。
今年,在市委两新工委指导下,湘潭理工学院将党的建设融入教育事业,融于师生需求,融进地方特色,打造“‘湘’当有理”党建品牌。不失“教育本味”,又有浓浓“青年味”“地方味”的党建活动,拓宽了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的新思路。
根据《湘潭理工学院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学校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政治领航”“补钙壮骨”“达标争先”“头雁培育”“淬火成钢”五大行动,将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努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让党建不失“教育本味”。
11月以来,一堂堂“复盘”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思政课在学校师生中开展。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湘潭理工学院30名志愿者以零事故、零投诉、零延误的成绩出色完成任务。作为我省唯一的大学生亚运志愿团队,湘潭理工学院收到了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组委会发来的感谢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正如亚组委感谢信中所言,我们学校学子‘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高质量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精神风貌的整体呈现与学校长期的思政教育分不开,我们更要通过思政课堂,将这种精神作风发扬光大。”湘潭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赵婵表示。
湘潭理工学院地处伟人故里、红色圣地。学校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让党建“地方味”更足。学校先后与市委党史办、湖南党史陈列馆签约,用活党的光荣革命历史,合作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集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志愿者服务、理论课题研究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更富实效、更有力量,让理想信念、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植根学生心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市委两新工委派驻湘潭理工学院党建指导员冯涛说。
以党建带团建,学院党建更添“青年味”。湘潭理工学院常设500人的“雷锋班”,“雷锋班”平日坚持操练,磨练意志,逐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打造了“文明车站”“敬老爱老”“清洁社区”“快乐义工”“雷锋宣讲”“河小青守护母亲河”等常规志愿服务项目。
不仅“雷锋班”的志愿服务进社区、企业、车站、赛场,湘潭理工学院学子的“青春足迹”遍布城乡。11月13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司法厅在全省范围内公示2023年“最美公益普法集体(个人)”宣传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湘潭理工学院“法治星火”社会实践服务团获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集体(送法下乡)”特别贡献奖。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