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塘新闻网3月13日讯(通讯员:吴敏)岳塘区下摄司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小区治理为突破口,结合“美好小区·幸福家园”建设,探索“融治理”模式,通过“融合”“融和”“融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100米,“融”出幸福美好生活。
“融治理”——融合
阵地建在“家门口”。下摄司街道盘活“三供一业”移交资产、小区闲置资产、空坪隙地等资源,按照“五有四统一”的要求,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拓展服务空间。在原有5个小微党群服务站的基础上,新打造8个集理论学习、网格议事、志愿服务、爱心补给于一体的“一站式”共享空间,为党员、群众、新就业群体等提供多元、精准的服务。如九洲社区建设红色书吧、阅报亭、健康小屋、电子显示屏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的“党员驿站”,实现党组织“聚人聚心”。
九洲社区“党员驿站”
队伍聚在“家门口”。下摄司街道按照“六好”要求,在辖区8个小区开展“美好小区·幸福家园”建设,通过选优配强21名小区党组织书记、培育92名核心志愿服务者、统筹325名居民代表,整合力量,形成多支小区治理骨干队伍。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巡逻志愿服务队、文明建设志愿服务队等55支志愿服务队直接进小区、进楼栋参与社区治理,实现服务“零距离”。如铁园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运河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长城社区“枫桥式”退役军人志愿先锋队等受到居民一致好评。
铁园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
“融治理”——融和
“微服务”进小区。整合街道各类资源,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满足居民群众医、食、住、行、购等基本需求。依托各小区党群服务站,延伸服务链条,完善配套设施,组织党员带头巡防、轮班、坐班,提供政策宣讲、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矛盾调解等多种志愿服务。如半边街社区通过党员带头在党群服务站值班,累计解决群众诉求200余件,形成了“有事找党员”的浓厚氛围。近五年来,街道居民满意度位居全市前五。
半边街社区党群服务站党员和群众共商事宜
“微活动”在小区。街道各级党组织结合居民需求,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微党课”、“党建+节日”文化活动、科普教育活动、健康义诊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如鸦雀塘社区开展“院落式”微党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栗塘社区依托“栗·学堂”,开展“护苗课程”和“金秋课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鸦雀塘社区开展“院落式”微党课
“融治理”——融活
组织联建注活力。充分发挥各党组织联点单位、驻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联建作用,对居民普遍关注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维修、文化活动组织等事项,在各党组织的牵头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如运河社区联合湘电团委连续21年在运河社区“学雷锋一条街”开展免费义诊、理发、就业帮扶、政策咨询等35项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居民需求;禾花塘社区与荆鹏社工联合党支部“支部共建、活动联办”,开展关爱老人项目“微心愿”认领,营造爱老助老良好氛围。
运河社区联合湘电团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协商共建促治理。街道以“党建领航 社群助力 共治共建”为导向,成立共建议事会,通过定期召开由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参加的会议,协调解决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实现基层治理从“给予式”向“探讨式”“包揽式”向“引导式”“主导式”向“统筹式”的转变。如铁园社区“三事巧分流”,引导党员、居民唱“主角”,“大事”党委、政府办,“小事”讨论协商办,“私事”自助协调办,社区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半边街社区通过“红色业委会”引导居民自治,结束小区管理停摆状态,并在2022年小区收费率高达99.3%。
责编:彭玲莉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