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圈分布指引图
岳塘新闻网8月19日讯(通讯员:唐竞茜)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衡量文明城市的硬指标。岳塘区岳塘街道大板房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00余人,针对辖区老旧、杂、散,居住人口普遍年龄偏大等特征,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实地走访、摸排等,创新打造了5分钟便利店、10分钟菜市场、10分钟健康体检等便民商业服务圈,提升辖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便利度。
“散”变“合”,注重民生健康
社区全力打造老年人服务网络,以网格划分为单位组建老年人微信群,建立5个微信服务群,以服务半径步行15分钟左右,为社区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空巢等特殊对象,提供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社区商圈。“王医生,今天我来体检,麻烦量个血压。”家住辖区园南村小区的老人80多岁的老人何永林患有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多年,因年事已高加之行动不便,每次去社区医院体检来回很不方便。为方便辖区居民正常体检,社区与岳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定期在各小区设立体检点,及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像何师傅一样常年需要服药又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仅出门10分钟就能买到药,而且还定期有家庭医生上门为其做服务。
由“疏”变“密”,聚焦民生服务
原来稻香村临时便民点,路边的流动摊贩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自泗神庙便民生鲜市场建成使用以来,市场内菜品种类琳琅满目,居民群众步行10分钟之内即可抵达,采购新鲜的食材既方便又安全。为维护好、管理好、服务好这一“菜篮子”民生工程,社区党总支整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处等多方力量,在便民市场里设置临时党支部,以“党员示范驿站+党员示范岗”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志愿者在市场主动维护经营秩序,常态化劝导流动摊贩就近入市经营,劝导沿街门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针对骑行进入市场、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由“陈”变“新”,优化民生质量
社区搭建服务新框架,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整合后盾单位力量,打造党建服务品牌,让服务民生更优质。利用党建网格化管理,整合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队伍、志愿服务队等服务资源、力量,建立“微网格”定期巡查走访辖区内小区,收集网格问题。社区党总支汇总利用后盾力量协调处理,原则上能办即办,情况较复杂、处置难度较大的反馈给上级协助处理,最多不超过5个工作日,确实处置不了的问题也要做出解释说明,并上报上级部门处理。坚持在快处置、办件质量上下功夫,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把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延伸到基层末梢,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基层治理成效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便民上。大板房社区党总支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探索亲民化方式,不断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于杨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