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丨竹埠港:甩掉“污纱帽”奔向“新生活”
2020-06-05 10:13:00          来源:岳塘新闻网 | 编辑:陶妞 | 作者:胡飞云         

从竹埠港滴水埠村村民许亚代家露台上展望,如画风光尽收眼底。

房前屋后的菜地是许亚代的心血和乐趣。

岳塘新闻网6月5日讯(记者:胡飞云)“现在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如果可以,我愿意世世代代住在这里。”6月4日,湘潭市岳塘区竹埠港滴水埠村村民许亚代站在自家露台上感慨地说。从他家的露台展望,随风摇曳的绿植、美丽恢弘的莲城大桥、静静流淌的湘江、偶尔飘过的船只,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身为竹埠港的老居民,这些年来许亚代一家深刻感受和见证了竹埠港的蜕变。

作为湘潭的老化工基地,昔日的竹埠港曾是湘潭经济的“股肱之臣”,但也因长期的化工污染而背上了“环保毒瘤”的标签。

“七八年前,住在这里我们都不敢开窗。”屋前一条路,往前走是原湘潭金环颜料化工厂,往后走是原湘潭市织布厂,漫天飞舞的粉尘、刺鼻的气味、不间断的噪音,曾让许亚代一家叫苦不迭。

转折出现在2013年。当年9月,湖南省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被列为七大重点区域之一。自此,市区两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了竹埠港摘掉“污纱帽”的涅槃之旅。2014年9月29日,竹埠港的28家化工企业全部停产;2016年12月,28家企业全部搬迁退出。紧接着,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在竹埠港启动。

一番对症下药, “解毒”工作成效明显。当前,竹埠港重金属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工程、竹埠港重金属污染示范治理等一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已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土壤修复治理58.6万立方米,处置危险废渣3.8万吨,处理废水约3.4万吨;建成运营湖南省首家固定式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处理线,完成建筑垃圾处置31万吨。竹埠港工业园易家坪片区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前期项目,完成土壤治理55.92万立方米,治理后续工程项目预计6月进场实施。湘潭电化集团生产厂区旧址锰污染土地修复项目,治理污染土壤8.7万立方米,通过效果评估验收,并完成了覆绿、排水等项目工作,如今厂区旧址上黑麦草、狗牙根、樟树、花树郁郁葱葱,绿覆面积达90%,达到了公园绿地标准。

“安安静静、空气好、环境美,人住在这里最舒服了。”从环境“毒瘤”到美丽家园,如今的竹埠港大地上水流清澈、草木茂盛、花香扑鼻,一幅生机勃勃的动人“画卷”让许亚代一家十分留恋,就连朋友们也喜欢到他家里小聚,在他家露台上聊天休闲、赏赏美景,再尝尝他种植在房前屋后的时令蔬果,好不惬意。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