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何以成桥 ——“两桥”通车的国企担当
2025-06-30 08:52:00          来源:湘潭日报 | 编辑:周冠成 |         

湘潭城发集团“两桥”项目建设专班。

下摄司大桥项目建设党员先锋队。

本报记者 谭涛

路修盛世,桥架兴邦;一桥飞架,两岸通衢。6月27日,下摄司大桥正式通车,桥上车辆络绎不绝,沿岸百姓喜笑颜开,湘潭区域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

从杨梅洲大桥到下摄司大桥,湘潭的桥梁建造在建设难度、施工环境、工艺造型上不断刷新纪录,书写湘潭桥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民之所忧的“半拉子工程”到民心所向“惠民工程”,两座大桥的成功通车折射出湘潭市委、市政府“以厚民生为本”的为政之道,是全市“一盘棋”推项目的利民之举,是桥梁建设者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以“铁担当”啃下“硬骨头”

“下摄司大桥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建设者先后攻克了老城区改造、老厂区穿越、铁路段施工和防洪堤坝保护等多项技术难关。但在所有困难中,最大的挑战还是停工困境的突破”。2024年11月19日,下摄司大桥顺利合龙之际,湘潭城发集团主要负责人的这番话,生动诠释了湘潭城发集团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担当本色。

复工难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全国层面来看,新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地方城投平台融资不得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政府投资项目没有资金来源的不能开工建设,湘潭许多项目因此叫停;从全市层面来看,土地市场正发生重大变化,湘潭一直面临着债务化解和动能转换两大挑战和难题,财政压力空前加大;从企业层面来看,作为“两桥”建设的主力军,湘潭城发集团刚刚经历“三企合一”改革重组,面临债务压力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新旧动能转换难等诸多困难,但他们在举步维艰中依然全力推进“两桥”项目建设。

作为两座过江通道,杨梅洲大桥和下摄司大桥的通车对于完善湘潭“一环两路,六纵六横”的城市路网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杨梅洲大桥打通了岳塘区与西二环的快速通道,极大便利北上长沙、益阳、常德,南下衡阳,西进娄底的交通流线;下摄司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湘潭县与市城区的快捷通道,对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拓展湘潭市发展空间、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除影响大之外,体量大也是“两桥”复工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其他的“半拉子”工程,“两桥”前期建设过程中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停建将造成重大投资闲置,无法发挥资金效益。

2023年4月13日,省领导在湘潭调研时说的一句话让湘潭人民群众激动不已:要把握好政府化债与民生保障之间的关系,全面排查梳理“半拉子”工程,深刻吸取教训,妥善解决问题,务求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成为湘潭市委、市政府整治“半拉子”工程的初心和使命,这四个字更是深深烙印在了湘潭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的心中。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发改、财政、资规、交通等部门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将老百姓的“心上事”办成“上心事”。最终,通过资源换资金、争取国省补助资金等方式,在没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资金困窘这个大难题,“两桥”顺利复工!

以“硬作风”干出“加速度”

“杨梅洲大桥差一点就不能如期通车!”回忆起杨梅洲大桥的建设历程,湘潭城发集团杨梅洲大桥项目负责人彭锐充满感慨。

2024年8月底,距杨梅洲大桥既定的通车日期只剩一个月时,通过测算发现项目完工时间有所延迟,这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验收工作。如此一来,大桥的移交就要拖到10月份,但既定的通车时间是9月30日,项目工期完全“乱了套”,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验收直接通车,存在安全隐患,是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不负责;如果按照常规流程走,大桥移交时间就要延后,便会辜负湘潭市民的期待。

怎么办?很快,湘潭城发集团调整了思路,打破完工、验收、移交的固定步骤,转而在施工期间同时进行质量检测验收。然而,由于检测试验需要大量的货车、仪器,加上现场有大量的工人和设备,这就对项目负责人的协调能力带来了巨大考验。为此,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湘潭城发·城建集团负责人杨向阳带领项目建设团队,尤其是“党员先锋队”的所有成员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把各个工班的作业时间细化到了小时,几乎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最终,在巨大的工期压力考验下,杨梅洲大桥不仅顺利完成验收、移交工作,甚至还实现了提前通车。

桥见新湘潭、新未来

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再次印证了“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下摄司大桥通车了。桥上,车辆疾驰;桥下,货船穿梭,一幅经济奔涌的生动图景映入眼帘,这种新鲜的活力不止彰显在桥上,更活跃在湘潭的经济里。

以湘潭城发集团为例,面对债务重、融资难、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实施“一增二减四转变”战略,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化债,业务版图不断扩充,自主“造血”功能持续增强,3年来利息降了一半,营业收入翻了一番,努力蹚出了一条市场化、实体化、专业化的改革转型发展之路。

从宏观来看,湘潭的经济也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夺取了令人难忘、极不平凡的新胜利,尤其是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正在冲出隧道、迎接曙光。

在2025年省两会的采访中,湘潭市委书记胡贺波指出:当前,湘潭正从“在化债中发展”转向“在发展中化债”的新阶段,阶段性变化标志着开始步入“发展—化债—更好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发力方向是积极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机遇,围绕化债将制度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一座大桥,便是一个时代,新建的两座大桥,必将承载一座城市的新速度与新高度,赓续着奋进的时代精神。当大桥飞架在湘江之上,串起城市脉络,畅通奔跑路程,续写发展篇章的时候,湘潭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