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市优秀共产党员袁应军
岳塘新闻网7月12日讯(记者:朱维)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担任农联村党总支书记,荣获湖南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湘潭市优秀共产党员、湘潭市“十佳百好”书记、湘潭市爱国拥军先进个人、岳塘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区级劳动模范……多年来,袁应军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带着对家乡的深爱,带领农联村“破茧成蝶”,成为远近闻名“有颜值、有内涵、有实力”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典范。
袁应军所管辖的农联村位于湘潭东大门,共有13个村民小组。2014年前,由于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明,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直难有起色。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4年以来,袁应军先后担任农联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通过组织党员代表、乡贤座谈,走访村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村里有大量闲置优质资产和未有效开发利用土地,袁应军带领支村两委大胆创新思路,通过有效开发盘活利用这些村级集体资产,多元化产业发展带动村级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同时带动解决村民就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广大村民共创致富路,实现了农联村由2013年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到全市首批五星党支部的蜕变。
当好“算账员”摸清家底
全村到底有多少资产,哪一类是属于村级集体资产,多少是村民小组资产,需明确划分好这些“自家田”。袁应军任书记后,首先对全村现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村级“三资”心里有数。同时,支村两委对清查情况向全体村民公示,做到村级资产村民人人知晓,村级资产监督人人有责。不少村民看到公示榜后,纷纷表示:“我们的家底终于有个明白账了。”
针对村、组资产的归属和利益分配,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支村两委明确了村级的归村集体经济所有,村民小组的归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有。同时,在财务管理上以村账街道代理、组账村委会代理的方式,每月对村级财务公开公示,同时实现村级财务零招待,保证了村级和小组资产监督管理使用的透明公开,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当好“施工员”增量提质
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带动全村村民走上发展致富路,袁应军谋划在前、冲在一线。“不能总是等靠要,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们自己村里想办法增收致富。”袁应军首先瞄向了农联村的村级综合大楼的建设,并克服了项目资金等困难,多方奔走协调,于2014年初建成8200平方米村级综合大楼。大楼建成后,支村两委研究6楼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楼的1至5层用于出租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袁应军协调部门、跑企业、找市场,当年便成功引进一家单位入驻综合楼,2017年又引进七色光公办民营幼儿园,综合楼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达85万余元。
此外,袁应军带领支村两委积极推动村集体闲置的房屋、场地招租,利用自身资源将村级闲置资产出租。目前,东风组场地、老村部办公楼、五保之家每年都获得稳定的土地入股分红收入,村级闲置场所都得到了有效利用。袁应军还积极引导村民对没有经济收益的林地进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和群众的经济收入。通过长期努力,成功引进了英硕建材、易达驾校、新里程广告等项目,均签订长期土地入股分红合同,通过土地流转有效增加了村民小组经济收入,并通过支村两委推荐,为群众提供了30余个就业机会。
当好“服务员”优化环境
“要想凤凰来,先种梧桐树。”袁应军坚持以上率下,实行“面对面”工作法,主动带头走出去,协商洽商关键问题,让项目想进来、进得来,让驻村企业干得好、干得久。他带领支村两委多次上门主动对接辖区内企业,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袁应军为更好服务驻村企业,制定了支村两委成员点对点的驻村企业服务制度。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袁应军多次走访企业,协调处理企业周边矛盾50余件,调处成功率100%。
在袁应军的用心经营下,现如今,农联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中呈现出道路宽阔平坦、环境整洁舒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村级综合楼里为全体村民开设了便民服务大厅、妇女儿童之家、党员志愿服务室、农家书屋、青年之家等,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场所、更加贴心的服务、更加多元的活动。通过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农联村还建成了美丽屋场、文化休闲活动中心,道路安全防护栏、太阳能路灯、摇臂式垃圾转运箱、文体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配套实现全覆盖。2022年,农联村获评省级文明村镇和省级卫生村。村民王国华自豪地说:“住在咱们村里,感觉比住城里还干净舒适。”
在美化农村的同时,农联村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袁应军定期开展下户走访,收集、反馈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因户施策解民忧。通过合作社发展养鱼、苗木种植等开展产业扶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有效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全面硬化村组道路让村组道路通向每家每户,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增收村民享。农联村已经连续六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用心、用情、用力这三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着情感与村民一起建设乡村,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工作,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袁应军坚定地说。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