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布华给同学们上英语课。(本报记者 欧阳天 摄)
6月初,岳塘区大桥学校举办红歌传唱比赛。校园里童声飘扬,师生们忙着排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成布华也十分忙碌。节目安排、场地布置、学生安全……她事无巨细,仔细布置、把关着每一个环节。
这是成布华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躬耕教坛28年,她先后获得“湖南省英语教师园丁奖”“湘潭市优秀教师”“湘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湘潭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她又被评选为2022—2023年度湘潭市“三八红旗手”。然而,对她而言,多年如一日地潜心教书育人才是最令她骄傲的事。
坚守教育初心
成布华对教育的最初认知来源于她的父亲——一位耕耘乡村教育多年的农村校长。翻山越岭进行家访、带头为生病的教师献血、在寒冬腊月里跳进池塘为学生捡回失物……父亲这些事迹让她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1996年,成布华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先后在岳塘区昭山学校、建设路学校、大桥学校等学校工作,不论是在教学岗位还是行政管理岗位,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带生病的学生看病、下雨天送学生回家、给贫困的学生买衣服、照顾留守儿童……这样的事迹对她来说不胜枚举。
2023年初,成布华偶然得知岳塘区大桥社区有一名八九岁的孩子小金(化名),一直没有上学。原来,小金患有智力残疾,父母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他则跟随爷爷奶奶在湘潭做康复治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成布华立即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小金的爷爷奶奶,希望小金来大桥学校上学。
起初,小金的奶奶十分警惕,“上学是不是要好几千学费?我们没钱!”“我们是公办学校,不用担心,我们会想办法解决。”成布华耐心劝解道,先让孩子来上学,至少要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来,学校通过减免和爱心筹款等形式解决了小金的学杂费。如今,小金已在大桥学校度过了一年的学习时光,不仅学会了写字,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一个月前,小金的爷爷专程来到学校,紧紧握住成布华的手连声道谢:“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对小金的关爱和照顾,遇到你们真是太幸运了!”
躬耕三尺讲台
从教28年,成布华担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业务副校长、校长。不论在哪个岗位,她都没有离开过教育一线,一直深耕英语教学研究。特别是2018年调任大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时,管理事务繁琐、工作压力大,但她仍坚持在一线上课,坚持教学和管理两手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成布华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更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她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开口交流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她笑着说:“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成长成才是我快乐的源泉。”
成布华还积极参加各类研修和业务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2015年,她被聘为湘潭市英语名师工作室导师,并担任湘潭市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曾多次送课到偏远的农村学校,分享教学理念和方法。
潜心治校办学
“享受教育,和谐发展”是大桥学校的教育理念。成布华积极凝聚班子力量,团结全校教师,引领学校走“人才强校、管理立校、科研兴校”之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教学管理上,成布华聚焦一线教师课堂,每周开展推门听课、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每学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带领教师一起备课研讨、相互学习,抓好校本教研,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生培养上,近年来,大桥学校首创全市最大规模校园3D打印创客室,成功举办多届湘潭市3D打印比赛;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拓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作为湘潭市足球起步最早的学校和首批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大桥学校聘请了专业教练团队,系统教授学生足球知识与技巧,培养了一批种子选手。学校足球队多次在市、区足球联赛中获奖。
近年来,大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校、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健康促进学校、湖南省知识产权基地校、湖南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荣誉。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我”和岳塘的故事|蔡蔡和大乔:返乡青年 逐梦“绿心”沃野
“我”和岳塘的故事|朱大可: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小巨人”
岳塘区“我爱湘潭我的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活动启动
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世外桃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区:欢天喜地闹元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