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技术服务应多一些人性化考量
2021-08-17 10:07:50          来源:岳塘新闻网 | 编辑:陶妞 | 作者:朱燕         

文/朱燕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社保缴纳、凭健康码出行,小到手机充值、水电缴费等生活服务都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这在为更多人提供便利的同时,却给老年人划出了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把他们挡在便捷之门的外面。

虽有很多老人已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但在如何下载APP、下载后如何注册登录等方面却很不熟练。现实情况是,多数老年人不仅不能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红利,还会因许多生活费用缴费智能化、凭健康码出行普遍化而面临更多的困难与不便,前有湖北宜昌一老人独自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后有湖南吉首一老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无法坐公交车,都是智能时代下老人身处“困境”的写照。

有人认为,老年人应跟随社会进步的步伐,主动学习使用智能化设备,提高在信息社会生存的能力。然而,“主动学习”对老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有些苛刻。

首先,老年人信息真伪的识别能力普遍较弱,对技术使用的思考与理解能力较差,促使支付类账户被盗、隐藏极好的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链接等问题的频频出现。这不仅使老年人形成了对线上的财产安全具有更高风险的刻板印象,更加深了其对智能技术的有距离感和恐惧感。其次,部分智能技术的使用流程较复杂,连年轻人都难以应用自如,何况老年人呢?

由此观之,要缩小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如果更多地去要求老年人做出改变,显然既不可行也丧失了人文关怀。因此,在问题解决措施方面,社会应承担主要责任,通过政策制度与相关机构的配合共同完成。

相关机构应保留部分人工服务窗口,不完全抛弃现金支付方式。这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了的更具人性化的选择,更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医院、银行、公共交通站等机构都不应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而将传统服务方式完全舍弃,而需保留并完善传统的面对面服务方式,提供现金交易通道与挂号、出行的绿色通道,让老年人有机会把不明白的事情多问上几句、多确认一下,而不是面对着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却苦恼、无奈。

同样,凭健康码出行这一规定的施行也需灵活应变,这一点可参照吉首市公共汽车公司在了解老人情况后给出的回复:老人可持打印好的当天的纸质版健康码+身份证,或用老年机出示当天的健康码照片+身份证,由驾驶员进行核验。但是,打印健康码、出示健康码照片的都是以年轻人的帮助为前提,若是失独老人、空巢老人,他们如何用老年机获得健康码呢?对此,公交车站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专门的志愿者站岗,区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也可尝试向以上类型老人宣传出行须知事项等等。

保留传统服务方式不意味着守旧,建设智能服务社会也并不意味着一味创新。相比单纯的智能技术,重视老年人的权益更是社会之“智”,为老年人赋能更是体现了社会之“能”。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